什么是風濕性疼痛?
時間:2021-12-15
風濕性疾病是泛指影響骨、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如肌肉、肌腱、滑囊、神經等的一組疾病。許多風濕性疾病以疼痛為主要癥狀。在西方"rheuma”一詞最早意同catarrhos(卡他爾-炎癥),即有疼痛的含義。而作為一種與組織損傷或潛在損傷相關的不愉快的主觀感覺和情感體驗,疼痛也是導致許多風濕性疾病出現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
風濕性疾病疼痛的臨床特點:
1、關節痛
關節痛在風濕性疾病中很多見。關節痛的鑒別診斷是風濕病醫師經常面臨的問題。因疾病的不同,關節痛的發痛部位、性質、特點及其與活動的關系等亦各有不同。常見的疾病有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骨關節炎、晶體性關節炎及感染性關節炎等。
2、皮膚痛
皮膚是風濕性疾病特別是彌漫性結締組織病累及的靶器官之一。常見的風濕性疾病有脂膜炎、結節性紅斑、系統性紅斑狼瘡、血管炎等。
3、內臟痛
風濕病引起的內臟痛較少見。具有敏感性低、部位彌散、定位不明確的特點。多表現為受累臟器神經支配域區域內的不適,易于與起源于脊柱和軀干的肌肉疼痛混淆。內臟痛的發生主要和相關臟器的血管炎性改變有關。常見疾病有系統性紅斑狼瘡、白塞病、過敏性紫癜、結節性多動脈炎、類風濕關節炎等。
4、周圍神經痛
風濕性疾病引起的周圍神經痛多和血管炎導致的神經滋養血管的閉塞或直接壓迫周圍神經有關。前者的常見疾病有結節性多動脈炎、類風濕關節炎、SLE等,后者則可見于腕管綜合征、腰椎間盤突出等。周圍神經痛的發生往往可伴有受累神經支配區域內的感覺異常和運動障礙。
5、中樞性疼痛
風濕性疾病引起的中樞神經病變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其中,頭痛是最常見的神經精神表現之一。其病理學基礎改變則多與顱內血管的炎性病變有關。中樞性疼痛的主要特點為:(1)近期出現的持續性疼痛。(2)可隨后發病而出現波動,不易自愈,可伴或不伴其他神經系統局部體征出現。常見的風濕性疾病有白塞病、結節性多動脈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等。
6、肌肉痛
肌肉痛是風濕性疾病尤其是彌漫性結締組織病的常見臨床表現之一。常見疾病有多發性肌炎、皮肌炎、風濕性多肌痛、纖維肌痛綜合征等。
7、骨痛
單純骨痛在風濕性疾病中的發生率較低,多見于一些代謝性骨病、骨壞死和骨腫瘤等。
8、情感性疼痛
風濕性疾病多為慢性疾病。在器質性病變、社會心理因素、藥物因素等多種因素的長期共同作用下,風濕病患者往往容易產生心因性癥狀。常見疾病有系統性紅斑狼瘡、風濕性關節炎、結節性多動脈炎等。此類患者的疼痛除具有原發病的特點外,還伴有精神障礙的表現,如焦慮、抑郁等。
- 上一篇 全身多關節疼痛,這是中了什么招?
- 下一篇 出現這些癥狀,你可能離風濕疼痛不遠了…
相關閱讀
- 2018-11-28警惕!類風濕關節炎的隱形殺手
- 2018-11-28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小心抑郁焦慮找上門!
- 2018-12-07誘發RA的十大危險因素,你都了解嗎?
- 2018-12-13骨關節炎患者的飲食攻略
- 2018-12-18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急性并發癥有哪些?
- 2019-05-21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心臟和血管并發癥
- 2019-05-28類風濕關節炎的九大關節外表現
- 2019-06-04不同類型細胞與關節炎之間存在關鍵聯系
- 2020-06-06爬山、上樓梯膝蓋疼?這是你的關節發出最后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