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類型的慢性胃炎,如何用藥? | 臨床必備 1
時間:2020-10-15
慢性胃炎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癥或萎縮性病變,是胃黏膜上皮反復受到損害使黏膜發生改變,最終致不可逆的胃固有腺體的萎縮甚至消失,Hp 感染、自身免疫、膽汁反流、抗血小板藥物、非甾體消炎藥(NSAIDs)、酒精等多種因素都可能誘導慢性胃炎的產生。
慢性胃炎缺乏特異性的臨床表現,主要表現為上腹部不適、上腹痛、腹脹、食欲不振、早飽感、飽脹、噯氣、反酸、惡心、口苦等,約半數有隱痛、燒灼痛,疼痛無明顯節律性,可于進食后加重。
有胃黏膜糜爛者可出現少量上消化道出血,長期少量出血可引起缺鐵性貧血。部分患者伴有焦慮、抑郁等精神心理癥狀。
自身免疫性胃炎可在長時間內不表現出任何癥狀,首診癥狀常為胃體萎縮引起的貧血和維生素B12缺乏導致的神經系統癥狀。
一、Hp陽性的慢性胃炎
根除Hp有利于胃黏膜的修復,能顯著改善胃黏膜的炎性反應,阻止或延緩胃黏膜萎縮、腸化生的發生和發展,甚至有可能部分逆轉萎縮。
目前推薦方案是鉍劑+質子泵抑制劑(PPI)+2種抗菌藥物組成的四聯方案,該方案特別適于發達城市、中心地區Hp耐藥較高的地方。
而對于廣大農村、邊遠地區和社區基層的Hp耐藥較低的人群,也可采用鉍劑或PPI+2種抗菌藥物組成的三聯療法。
為了達到最佳根除效果,應注意以下幾點:
?選用抗生素時需注意,Hp對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藥率(包括多重耐藥率)高,對阿莫西林、四環素和呋喃唑酮的耐藥率仍很低。
?推薦的經驗性鉍劑四聯治療方案療程為14d,除非當地的研究證實 10d 治療有效(根除率>90%)。
?有Q-T間期延長或有Q-T間期延長風險者,不推薦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鉍劑四聯療法的治療方案。
?使用氯吡格雷者,推薦PPI選擇雷貝拉唑或泮托拉唑。
二、伴隨相關癥狀的慢性胃炎
⑴伴胃黏膜糜爛,或以燒心、反酸、嘈雜、上腹部灼熱感、上腹痛等癥狀為主的慢性胃炎
可選用抑酸劑、抗酸劑、胃黏膜保護劑。
PPI可抑制中樞或外周介導的胃酸分泌,對基礎胃酸分泌、各種形式的應激性胃酸分泌都可產生有效的抑制作用,其抑酸完全、作用強、抑酸時間長,極少發生耐藥現象,但停藥后引起的基礎胃酸分泌反彈持續時間較長,可達2個月。
H2受體拮抗劑可抑制由進食、胃泌素、高血糖或迷走神經興奮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尤其能有效的抑制夜間基礎胃酸的分泌,但對餐后最大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不如PPI,其易受飲食影響,抑酸持續時間短,且易快速耐受。
表1
相關閱讀
- 2020-06-06從指南共識看質子泵抑制劑的臨床應用(一)
- 2020-06-06從指南共識看質子泵抑制劑的臨床應用(二)
- 2020-06-06從指南共識看質子泵抑制劑的臨床應用(三)
- 2020-06-06從指南共識看質子泵抑制劑的臨床應用(四)
- 2020-06-06從指南共識看質子泵抑制劑的臨床應用(五)
- 2020-08-05十二指腸潰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2020-10-15不同類型的慢性胃炎,如何用藥? | 臨床必備 2
- 2021-01-22咳嗽和胃病有關系嗎?
- 2021-02-04酸相關性疾病的藥物,您吃對了么?